空缺近半年后,资产规模1.6万亿元渝农商行迎“75后”新掌门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董事长一职空缺近半年之后,资产规模1.6万亿元的重庆农商行,即上市公司渝农商行,终于迎来了新一任“掌舵人”。
4月16日晚间,渝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当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五次会议,董事会同意刘小军为该行执行董事候选人,并选举刘小军担任该行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渝农商行近年来高管变动较为频繁,该行董事会秘书自今年1月以来处于空缺状态,由该行行长隋军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在刘小军被选举为该行董事长前,隋军还同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结合渝农商行披露的年报,目前该行管理架构为“一正三副”,隋军任行长,周国华、谭彬和张进任副行长。
对于该行董事会秘书及其他高管后续变动情况,4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上市银行披露电话,对方表示,后续可以关注我行公告,一切以公告为准。
“空降”新任掌门
根据公告,刘小军的执行董事职务将自该行股东大会选举其为执行董事且其任职资格获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之日起生效,其担任该行董事长的资格尚需自股东大会选举其担任该行执行董事后,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董事及董事长任职资格后生效。
记者注意到,刘小军毕业于名校,同时拥有较为丰富的银行、信托等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加入渝农商行前,他刚在2024年初“空降”山城,就任重庆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发展投资公司”)“一把手”。
此外,根据披露,刘小军生于1976年12月,现年48岁,是当前A股上市银行中较为年轻的董事长之一。比他更年轻的是来自江阴银行的董事长宋萍,她在46岁时成为A股最年轻的董事长,也是A股上市农商行中唯一一位女性董事长,今年也才47岁。
履历显示,刘小军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主修税务,硕士就读于复旦大学,主修金融学。2002年7月,刘小军在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工作,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国际业务部业务副经理、房地产金融业务部业务经理。
相比其在银行业近4年的工作经历,刘小军在信托行业的工作时间更久、扎根更深。2006年4月,刘小军加入中信信托,开启长达18年的信托生涯。他历任中信信托多个职位,包括中信信托业务二部高级经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中信信托信托业务八部(筹)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中信信托业务总监、副总经理。
在此期间,刘小军参与了国内首款钻石信托、国内首个保险金信托服务标准等的落地,还在行业杂志刊文谈泛资管时代信托公司的业务定位和产品布局,提出“信托公司与其他资管机构的根本性差别,实际在于机构品牌、资金来源和结构以及投资运作的专业能力。其中,机构品牌是后两者能力的乘数;后两者中的资金来源和结构是指信托公司动员社会资金的深度和广度,投资运作的专业能力则是指信托公司对社会资金的运用效率。”
2024年2月,刘小军“空降”山城,担任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直至今年4月16日,刘小军出任渝农商行党委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渝农商行上一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在该行工作17年后,2024年10月调任重庆最大国资平台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后,渝农商行董事长一职空缺半年之久。
去年房地产领域不良贷款为零
作为国内头部上市农商行,渝农商行在经历了两年的收入下滑后,2024年营收重回增长。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82.62亿元,同比增幅1.0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15.127亿元,同比增幅5.60%,基本每股收益0.99元。
不过,在净息差持续收紧的当下,渝农商行营收正增长的背后离不开重仓债券获得的丰厚收益。2024年,渝农商行非息收入增长近30%,其中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1.69亿元增至41.99亿元,增幅为93.56%,而投资组合中,债券占了八成多。
此外,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渝农商行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24亿元,同比增加0.96亿元,增幅1.35%;利润总额42.39亿元,同比增加4.49亿元,增幅11.85%;净利润38.17亿元,同比增加1.55亿元,增幅4.2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7.45亿元,同比增加2.21亿元,增幅6.27%。
截至2025年3月31日,渝农商行资产总额1.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3.88亿元,增幅6.30%;负债总额14,749.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6.31亿元,增幅6.78%;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63.30%,较上年末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2024年,渝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不良贷款率均为零,在业内实属少见。
4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该行,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该行2023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金额较高,但这其实仅为一笔不良资产,2024年已经完成清收。
展望后续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投放,前述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对公领域,该行将聚焦于重庆当地的重大战略项目,并围绕这些项目提供服务。具体方向上,业务部门会依据市场判断进行相关投放。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发表评论